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近日报道,在西班牙,狗的数量多于儿童已有一段时间。狗比小孩多对西班牙社会有什么影响?

报道称,西班牙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7月1日,0至14岁的居民有660万人,而根据全国宠物食品制造商协会掌握的数据,西班牙登记在册的狗狗超过930万只。自1960年以来,西班牙的儿童人口已经减少了一半。

·儿童稀缺化的后果

哲学和教育学博士豪梅·本图拉说:“对于政府来说,儿童越来越少意味着儿童权利问题的重要性会逐步下降,继而优先考虑其他群体。由于与儿童共处的机会越来越少。一个没有儿童的社会肯定会发生变化,因为儿童是一种驱动力,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包含着笑声、玩闹、学习、分享、亲昵、关怀与支持、耐心与宽容的时刻……”

他指出,儿童稀缺化的另一个后果是孤独感的增加,以及为了排解孤独萌发与动物共度时光的想法,这或许也印证了养狗家庭越来越多的现实。

·牢不可破的纽带消失

塞维利亚大学社会学教授爱德华多·贝里卡特说:“生存与繁殖曾经一直是社会的核心,而现在我们发现,无论从生物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繁殖都变得越来越次要。”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11日报道,英国的“虚拟病房”让更多病人在舒适的家中得到护理。

报道讲述了病人乔伊丝·柯尔斯坦的入“院”经历。报道称,柯尔斯坦讨厌医院。她今年79岁,她的儿子2009年在医院去世,2015年她的丈夫在医院去世,而去年圣诞节前住院的经历导致她一直拒绝回去住院。

去年12月,79岁的柯尔斯坦因肺炎和肾衰竭在一间有20张床位的病房中住院了几天。她的侄女薇姬·布罗姆利说,姑姑住院时的状态每况愈下。柯尔斯坦说:“我吃不下饭,那里的噪音、灯光……整个病房晚上从来不熄灯,尖叫声此起彼伏。”

她最终出院了,但病情几乎没有好转。今年1月,她的全科医生建议她回去住院,但遭到强烈反对。

她说:“(让我去住院)得先要了我的命。”

替代方案是,柯尔斯坦加入了埃平圣玛格丽特社区医院运营的“虚拟病房”新计划,在自己位于埃塞克斯郡巴克赫斯特希尔的家中远程受到监护。舒适的家以及宠物鹦鹉彼得和波莉的陪伴比上一次住院时的条件更适合她的需要,但这个方案并非万全之策。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2月27日刊登题为《保住你的卫星:太阳风暴将更加频繁》的文章,作者是约翰·凯尔维。内容编译如下:

2月17日,太阳的一部分爆发了。一道刺眼的亮光——太阳耀斑——从太阳一侧短暂闪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航天器拍摄的紫外线图像捕捉到了这一现象。

太阳物理学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太空天气技术、研究和教育中心主任托马斯·伯杰说:“这样强度的太阳耀斑一般会对地球阳面造成持续一两小时的无线电干扰。”

这就是说,我们即将进入11年太阳磁活动周期中一个更为波动的阶段。太阳耀斑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之一,另外两个形式是日冕物质抛射和辐射风暴。据伯杰说,未来几年发生太阳耀斑的频率可能增加。

他说:“我们正处于‘太阳活动周期’的上升阶段,预计太阳活动将增加。”这次的周期是自1755年首次开始详细记录以来的第25个周期。

这个周期的峰值被称为太阳活动高峰期,应该在2025年前后出现。上一次太阳活动高峰期是在2014年。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澳大利亚科学预警网站3月4日报道,一个天文学家国际研究小组在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发现了一颗处于形成阶段的非常年轻的恒星。

报道称,银河系中心基本上就是银河系的“荒野西部”。这里盘踞着一个特大质量黑洞,其质量为太阳质量的430万倍。因此,这里有着银河系最严酷的环境。

正如我们所知,黑洞周边的恒星可能面临死亡风险。如果恒星太靠近黑洞,就会被极端的潮汐力撕成碎片,变成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流光,从而结束生命。

想象一下,当天文学家们发现黑洞附近正在生成恒星,他们会感到多么惊讶。实际上,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附近正在诞生一颗恒星。

据报道,这个被称为X3a的新天体只有几万年的历史。几万年在宇宙的时间尺度上只是一眨眼的工夫。然而,它离人马座A*如此之近,以至于它的存在不仅挑战了我们对恒星形成的认识,也挑战了我们对黑洞运作的理解。

尽管动强度以及强大的紫外线和X辐射会阻止气体合并成恒星的“种子”,但X3a不仅存在,而且出现在原本人们认为不会形成恒星的地方。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1日报道,迄今为止关于欧洲冰川期狩猎采集者最大规模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人种——“富尔诺勒”。

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欧洲人种经历了上一个冰川期最冷的时候,但在大约1.5万年前欧洲开始变暖后消失了。

这一发现来自迄今为止关于欧洲冰川期狩猎采集者最大规模的遗传学研究。

在过去10万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欧洲都被冰川覆盖。从大约4.5万年前开始,狩猎采集者从非洲经近东抵达欧洲,他们度过了末次盛冰期(约2.5万年至1.9万年前),即上一个冰川期中最寒冷的时期。

考古学家通过他们留下的文物了解最早的欧洲现代人。然而,这些早期文化中留存下来的人类化石很少,因此,人们对这些古人如何迁徙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

为了弄明白这个远古时期的情况,科学家们收集了已知最大的史前欧洲狩猎采集者基因组数据库。他们分析了356名曾经生活在现在的34个欧洲国家、距今3.5万年至5000年前的远古狩猎采集者的基因组。这其中包括116个人的新数据。

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约3.3万年前至2.6万年前生活在欧洲的格拉维特人,是由两个群体组成的,尽管他们使用类似的武器,制作类似的艺术品,但他们的基因完全不同。论文第一作者、德国图宾根大学古遗传学家科西莫·波斯特说,这出乎他们的意料。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3月1日报道,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依旧是科技界的主要橱窗之一。一些企业手中握有王牌,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注意力。

报道说,如果错过观赏小米公司的人形机器人行走,人们还能在展台前抚摸另一家中国公司宇树科技趁势推出的机器狗。一白一黑的两只狗展现出它们的能力和灵活性。如果朝着其中一只机器狗踢一脚,它会灵活地弯向一边,以保持平衡。它们还会用后腿站立,抬起前腿,为观众献上一舞。

华为是全力投入5G(和5.5G)技术的公司之一,但同时也展示了软件领域的进步:在手机上演示无需佩戴眼镜的裸眼3D效果。只要在设备前保持一定距离,你就会看到一只青蛙的腿探出手机。

这家中国公司还向公众展示了即时翻译视频通话的技术:当一方在说话时,翻译内容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另一方的设备上。

借助韩国开发的Petnow应用程序,猫狗主人能够记录下他们宠物的“真容”。一旦它们走失,他们用手机扫一扫就知道眼前的是不是他们要找的动物。就像每个人有独一无二且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的指纹一样,狗和猫的鼻纹也有同样作用:每个鼻纹都是独特的、不可改变的。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3月1日报道,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为各种品牌的智能眼镜提供了展示机会,为全世界带来了以眼镜取代手机的沉浸式提案。此外,这些眼镜还有望用于某些类型的元宇宙,例如健康。

OPPO

OPPO Air Glass 2智能眼镜仅重38克,与传统眼镜框架非常接近。通过微型投影仪,用户将能够管理各种选项,例如音乐播放、拨打电话、实时翻译、语音转文本等。

TCL

该公司此次带来了三款设备。第一款NXTWEAR s可以通过USP与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连接,可提供高清的观看体验;第二款是RayNeo X2,是专注于增强现实的眼镜设备;第三款NXTWEAR v则专注于虚拟现实,安装有可以捕捉周围事物的摄像头以及一些与数字环境交互的控件。

,

新2正网平台出租www.hg8080.vip)是皇冠(正网)接入菜宝钱包的TRC20-USDT支付系统,为皇冠代理提供专业的网上运营管理系统。系统实现注册、充值、提现、客服等全自动化功能。采用的USDT匿名支付、阅后即焚的IM客服系统,让皇冠代理的运营更轻松更安全。

,

中兴通讯

该品牌展示的这款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眼镜可以通过增强现实进行内容管理,但其中一个亮点是可以进行近视调节。

HTC

该公司自离开手机市场以来始终专注于此类设备。在本届移动通信大会上,HTC展示了其混合现实头显设备HTC Vive,预计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销售。

小米

此次正式发布的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重量极轻,支持创新微手势交互、完整大屏应用生态以及丰富互联互通场景等功能,拥有视网膜级光环境适应显示。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据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3月1日报道,一种令人意外的成分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柠檬汁能够帮助分解肾结石。

科学家在2月22日的《纳米通讯》月刊上报告说,柠檬中含有一些纳米粒子,当向大鼠喂食这些纳米粒子时,它们遏制了结石的形成。如果这种纳米粒子对人体也能发挥同样功效,那么可能有朝一日为人类提供一种预防肾结石的方法。

柠檬汁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肾结石天然药物。科学家已经知道,令柠檬口感发酸的柠檬酸可以通过与构成结石的矿物质结合来预防肾结石。但是,科学家说,对患者来说,喝下又酸又涩的柠檬汁并不那么舒适。

因此,科学家们努力寻找其他有助于预防肾结石的更为可口、源自柠檬的原料。在人参、西柚和蒲公英等可食用和药用植物中,科学家发现了细胞外类囊泡的纳米粒子,这些微小的粒子内充满脂肪、蛋白质和DNA等分子。

这些纳米粒子也存在于柠檬汁中——研究小组将它喂食给大鼠,大鼠同时也摄入一种促进肾结石生成的物质。科学家发现,这些美味的颗粒减缓了结石的生成。这一发现表明,这些粒子抑制了草酸钙晶体的生长,而草酸钙晶体是肾结石最常见的元凶。研究团队显示,这些粒子还能软化结石,减少其粘性。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据美联社2月28日报道,由于未来将执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探月任务,欧洲航天局希望创建月球时区。

报道称,本周,欧洲航天局说,世界各地的航天机构都在考虑月球上的最佳计时方式。欧洲航天局导航系统工程师彼得罗·焦尔达诺说,这一想法是去年年底在荷兰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与会者一致认为急需建立“通用的月球参考时间”。

报道称,目前,探月任务是按照操作航天器的国家的时间来计时的。欧洲航天部门官员说,一套国际公认的月球时区将使每个人都更容易计时,尤其是在有更多国家甚至私营公司瞄准月球,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将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之际。

据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在设计和建造国际空间站的过程中,曾不得不应对时间问题。虽然空间站没有自己的时区,但它按“协调世界时”运行。这有助于解决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与俄罗斯、日本以及欧洲的其他航空航天合作项目之间的时差问题。

据欧洲航天局消息,研究月球时间的国际团队正在讨论是否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创建并维护月球时区。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30日报道,科幻小说和电影充斥着奇思妙想,很多时候是作为充满令人激动的情节的冒险经历的出发点,而不是预测未来科学或技术趋势的认真尝试。根据我们所理解的物理学定律,一些最常见的想象,比如在几秒钟内将宇宙飞船的速度提升至惊人水平却不压扁乘员,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也正是这些定律似乎并不否定其他看似牵强的科幻概念,包括虫洞和平行宇宙。以下概述了一些(至少在理论上)真的有可能实现的科幻概念。

人造重力

1952年,当时担任美国红石兵工厂陆军军械导弹研发团队技术总监的韦恩赫尔·冯·布劳恩博士,在美国《柯里尔》双周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他在文章中描述了一个位于高1075英里(约合1730千米)的轨道上的大型轮状空间站。这个由柔性尼龙制成的空间站将由一枚完全可重复使用的三级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一旦进入太空,空间站可折叠的尼龙主体就会像汽车轮胎一样充气。这个直径为250英尺(约合76米)的轮状空间站通过旋转来提供人造重力。这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为那时科学家对长期零重力对人类的影响知之甚少。冯·布劳恩的轮状空间站被安排执行多项重要任务:太空探索任务的中途站、气象观测站和导航辅助设施。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据日本《每日新闻》2月16日报道,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推测,该国564万户家庭饲养705万只宠物狗,养狗家庭占总家庭数的一成。

狗流泪是基于感情的。麻布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副教授永泽美保等人的研究团队2022年8月在美国《当代生物学》半月刊上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流泪的动物有很多,但并不一定是因为感情。眼泪有清除眼睛灰尘、防止干燥的生理作用。

研究团队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对约20只狗和主人一起时,以及与主人分离5至7小时后再次见面时的眼泪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狗与主人再次见面时眼泪增加。

与狗有过接触的宠物临时托管所工作人员代替前往时,狗的眼泪量并没有像与主人再次见面时那样增多。

不过,狗内心此时有什么样的感情,我们不能直接得知。通过对狗的耳朵和尾巴动作进行判断,将其行为分成两大类:愉快和不愉快。可以认为,狗与主人再次见面时是愉快的。

那么,眼泪与何种物质有关呢?研究团队通过调查,着眼于与亲情、爱情和母性有关的激素“催产素”。这种促进子宫收缩和分娩的激素,有缓解压力、增强信任感等作用,也被称为“爱情激素”。有报告指出,小白鼠泪腺有与催产素相结合的感受器。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据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2月14日报道,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程序最近是新闻里的热点话题,让人不安的同时又让我们对药物、语言学甚至自动驾驶方面新的可能性感到兴奋。在相关的未来里存在大量的“如果……会怎样”,让我们重新思考从杀手机器人到自己的就业保障等所有的一切。

我们应该从这种超强人工智能后退一步以缓解自己的担忧吗?这取决于你向谁提出这一问题,但最终都归结为奇点——机器智慧超过人类智慧的“无法回头的地步”。

按照某个标准衡量,技术奇点距离我们可能只有7年。这促使我们接触这方面的专家以更多地了解奇点到底是什么,以及它距离我们多近。

奇点时刻日益临近

奇点是机器智慧赶上或超过人类智慧的时刻——斯蒂芬·霍金和比尔·盖茨等想象力丰富的人相信这一概念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机器智慧听上去可能很复杂,但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使设备可以聪明地与其所处的环境互动(通过计算机、电话甚至是算法)和交流的先进运算。

奇点的概念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被普遍认为是理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之父——在20世纪50年代测试了奇点的可能性。他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以查明机器是否可以自我思考;测试让人与机器对垒,让系统欺骗我们,使我们相信它是人。非常先进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最近的问世使图灵测试重新引起关注。剧透:它已经通过了测试。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31日报道,纳芙蒂蒂是一位古埃及的王后,她很可能是图坦卡蒙法老的继母,并且可能自己作为法老进行过统治。

她生活在公元前14世纪的第十八王朝时期,但纳芙蒂蒂的确切生卒年份已无从考证。

她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后来更名为阿肯那顿)的妻子,这位法老发动了一场革命,使埃及的宗教信仰集中为对太阳神阿顿的崇拜。他建造了一座名为埃赫塔顿(如今的阿玛纳)的新都城,那里有供奉阿顿的神庙。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埃及历史学教授乔伊斯·蒂尔兹利说,纳芙蒂蒂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一位(到来的)美丽女人”的意思。蒂尔兹利说,纳芙蒂蒂父母的身份无法确定,但她的父亲可能名叫艾,是一位著名的宫廷官员,后来成为法老。

蒂尔兹利指出,历史记录表明,纳芙蒂蒂与阿肯那顿有6个女儿,但没有儿子。如果这些记录是正确的,那么图坦卡蒙就是纳芙蒂蒂的继子。埃及法老往往有多个妻妾,图坦卡蒙的母亲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纳芙蒂蒂以其头戴王冠的真人大小的半身像而闻名。1912年,考古学家路德维希·博查特率领的德国团队在挖掘一位名叫图特摩斯的埃及雕塑家的作坊时发现了这尊雕像。雕像现藏于柏林新博物馆。蒂尔兹利说,半身像大部分完好无损,但左眼的一部分不见了,这引发了一场争论,即丢失的部分是掉了还是从来没有放上去过。

环球UG声明: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与本平台无关。转载请注明:西班牙狗比孩子多?“儿童稀缺化”社会影响几何
发布评论

分享到:

郑州:将在二七区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事情
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